镇油11号、镇薹油1号和镇彩油1号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发布时间:2025-01-14 14:46 来源:镇江所 阅读:
分享:

        我院新选育的高油高产宜机化油菜品种镇油11号、油蔬兼用型品种镇薹油1号和花油兼用型品种镇彩油1号分别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镇油11号适宜在长江下游生态区安徽、江苏、浙江冬油菜区秋季种植,镇薹油 1号和镇彩油1号适宜在长江下游生态区江苏冬油菜地区秋季种植。

                                                                                                                         品种简介

登记编号:GPD油菜(2024)320302
品种名称:镇油11号
品种来源:镇 11C11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食用油类型品种。甘蓝型。冬性。生育期 225天。常规种。苗期生长习性半直立,叶片浅绿色,叶片长度中,叶片宽度中;有裂片,裂片数量 2;叶柄长度中;主茎蜡粉少,主茎花青苷显色无;开花期中,果身长度中等,角果姿态平伸;籽粒黑褐色;株高163.20厘米,分枝部位高度 52.10厘米,有效分枝数 8.3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 439.20个,每角粒数 25.80粒,千粒重 4.26克。芥酸含量 0.18%,硫苷含量 21.43微摩尔/克,含油量48.14%。低感菌核病,抗病毒病,抗寒性较强,抗裂荚性较强,抗倒性强。第 1生长周期亩产 213.1千克,比对照沣油 737增产 6.60%;第 2生长周期亩产 213.8千克,比对照沣油 737增产 8.43%。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长江下游生态区安徽、江苏、浙江冬油菜区秋季种植。

登记编号:GPD油菜(2024)320303
品种名称:镇薹油1号
品种来源:镇 11C11系统选育
特征特性:食用油类型品种。甘蓝型。冬性。生育期 234天。常规种。苗期生长习性半直立,叶片浅绿色,叶片长度中,叶片宽度中;有裂片,裂片数量 3;叶柄长度中;主茎蜡粉少,主茎花青苷显色极弱;开花期中,果身长度中等,角果姿态平伸;籽粒黑褐色;株高164.00厘米,分枝部位高度 45.30厘米,有效分枝数 7.1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31.50个,每角粒数 22.70粒,千粒重 4.26克。芥酸含量 0.02%,硫苷含量 20.08微摩尔/克,含油量46.27%。低抗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寒性中等;抗裂荚性中等;抗倒性强。第 1生长周期亩产 213.1千克,比对照沣油 737增产 2.14%;第 2生长周期亩产 180.3千克,比对照沣油737增产 5.26%。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长江下游生态区江苏冬油菜地区秋季种植。


登记编号:GPD油菜(2024)320304
品种名称:镇彩油1号
品种来源:镇油 5号/13CS14
特征特性:食用油类型品种。甘蓝型。冬性。生育期 234天。常规种。苗期生长习性半直立,叶片中等绿色,叶片长度中,叶片宽度中;有裂片,裂片数量 2;叶柄长度中;主茎蜡粉少,主茎花青苷显色极弱;开花期中,果身长度中等,角果姿态平伸;籽粒黑褐色;株高 144.00厘米,分枝部位高度 31.50厘米,有效分枝数 7.7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 383.20个,每角粒数 23.10粒,千粒重 4.50克。芥酸含量 0.04%,硫苷含量 21.98微摩尔/克,含油量48.00%。中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寒性较好,抗裂荚性较强,抗倒性较强。第 1生长周期亩产 194.0千克,比对照沣油 737减产 7.03%;第 2生长周期亩产 180.1千克,比对照沣油 737增产 5.14%。
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适宜在长江下游生态区江苏冬油菜区秋季种植。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