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在镇江稻麦综合示范基地内,我院举办了“水稻种子复合丸化包衣防控鳞翅目害虫”技术观摩会。会议邀请了江苏省植保植检站副站长杨荣明、测报科科长朱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余向阳研究员、庄义庆研究员等省内数十名相关领域专家对现场进行观摩与指导,院长姚克兵及植保研究室相关成员陪同。
研究人员于居龙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种子丸粒化技术及其在水稻中应用,展示了水稻复合丸化包衣后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同时阐述了“丸粒化+”的技术理念,即通过种子丸粒化与种子处理技术、健康栽培技术、微肥调控技术等进行融合,将普通种子塑造为功能型种子,达到长效防治病虫害、提升植株抗逆性等目的,实现省种、减药、降碳等目的。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我院研究人员在水稻种子处理上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并指出如果将浸种处理比作种子处理1.0技术,拌种包衣即为种子处理2.0技术,那么复合丸化包衣可比作种子处理的3.0技术,希望可以继续完善种子丸化包衣的技术,拓展种子复合丸化包衣研究领域,不断为江苏省种子处理科研事业添砖加瓦。
作为江苏省内种子处理资深科研单位,镇江市农科院植保研究室薪火相传,始终秉承种子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接力种子处理技术研究的创新工作。自上世纪超高效浸种剂研制与开发,到水稻种子拌种包衣技术研究,再到目前的复合丸化包衣技术创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研究对象从种传病害扩增至水稻前中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控,但始终以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为己任,研究目标也朝着农药减量减次使用及功能型种子处理技术研究方向拓展,持续为江苏省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供稿:于居龙 审核:王敬根)